使用胰岛素出现不良反应时怎么办
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,难免会出现不良反应,患者应学会正确处理这些反应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:
①低血糖反应。胰岛素使用过量或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用餐,常会发生低血糖反应。一旦发生低血糖,应立即处理,不要拖延,对症状轻、意识清楚的病人立即给白糖或含糖食物,十几分钟后症状会逐渐消失。重症者需静脉注射50%糖水,同时密切监测血糖。
②体重增加。主要由于病人害怕出现低血糖,或出现低血糖后,增加了糖分的摄入量及减少消耗所致。出现这种情况后,应严格控制饮食,增加身体活动量,调整好胰岛素、饮食及运动之间的关系。还可加用双胍类降糖药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以降低饮食量,增加饱腹感,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,减少胰岛素的用量。
③过敏反应。胰岛素过敏多由于应用动物胰岛素与非纯性胰岛素所致,可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。如出现荨麻疹、紫癜、胃肠道反应、支气管哮喘等,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、过敏性休克等,这些情况主要由于胰岛素制剂质量不纯所致。轻者可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,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素等。必须使用胰岛素制剂者,可换用高纯度的胰岛素制剂或进行胰岛素脱敏疗法。
④胰岛素性水肿。未控制前,体内常有失水、失钠、细胞外液减少的现象,一旦接受胰岛素治疗,血糖控制后4~6天,体内水、钠潴留,引起水肿。水肿多见于面部及四肢,一般数日内可自行消失,水肿较重者可调换制剂。
⑤胰岛素抗体。由于长期应用胰岛素,血中出现胰岛素抗体,导致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200国际单位,这种情况被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抗药性。如果产生胰岛素抗体,可更换胰岛素剂型或使用高纯度胰岛素。
⑥局部皮下脂肪萎缩。注射部位出现凹陷或硬结,这可能与胰岛素制剂中有杂质有关,当停止该部位的注射后可缓慢恢复。勤更换注射部位,勤更换高纯度胰岛素,或进行局部理疗,可预防此种不良反应。
⑦屈光不正。多由胰岛素使血糖水平迅速下降,从而对晶状体内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产生影响,发生远视所致。此属暂时性变化,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一般就可迅速消失,不致发生永久性损伤,故不必配镜矫正。
⑧皮下脂肪纤维化增生。多见于胰岛素反复多次注射处。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胰岛素促进局部脂肪组织生长所致,一般采用高纯度制剂能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。
热门标签:
胰岛素